醋(Vinegar)是中国各大菜系中传统的调味品 。据现有文字记载,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酒作为发酵剂来发酵酿制食醋,东方醋起源于中国,据有文献记载的酿醋历史至少也在三千年以上。“醋”中国古称“酢”、“醯”、“苦酒”等。“酉”是“酒”字最早的甲骨文。同时把“醋”称之为“苦酒”,也同样说明“醋”是起源于“酒”的。
中国著名的醋有“神秘湘西”原香醋、镇江香醋、山西老陈醋、保宁醋、天津独流老醋、福建永春老醋、广灵登场堡醋、岐山醋、河南老鳖一特醋及红曲米醋。经常喝醋能够起到消除疲劳等作用,醋还可以缓解感冒引起的并发症的作用。
百年制醋工艺雕塑 大美艺匠
相传古代的时候醋是酒圣杜康的儿子黑塔发明的。杜康发明了酒,他儿子黑塔在作坊里提水、搬缸什么都干,慢慢也学会了酿酒技术。后来,黑塔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,就存放起来,在缸里浸泡。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,一开缸,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。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,黑塔尝了一口,酸甜兼备,味道很美,便贮藏着作为“调味浆”。这种调味浆叫什么名字呢?黑塔把二十一日加“酉”字来命名这种调料叫“醋”。
酿酒沙盘微缩景观场景摆件
我国是世界上谷物酿醋最早的国家,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已有了醋的文字记载。春秋战国时期,已有专门酿醋的作坊。到汉代时,醋开始普遍生产。南北朝时,食醋的产量和销量都已很大,其时的名著《齐民要术》曾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从上古到北魏时期的制醋经验和成就,书中共收载了22种制醋方法,这也是我国现存史料中,对粮食酿造醋的最早记载。
古代传统文化雕塑 沙盘摆件
公元前1058年周公所著《周礼》一书,就有“醯人掌五齐、七菹”的记载,醯人就是周王室掌管五齐、七菹的官员,所谓“五齐”是指中国古代酿酒过程五个阶段的发酵现象,醯人必须熟悉制酒技术才能酿造出醋来。醯人的官制规模在当时仅次于酒和浆,这说明醋及醋的相关制品在帝王日常饮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。由于山西人好吃醋,所以人们也称山西人为“老醯”。
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专门的酿醋作坊,《论语》中就有醋的记载。
陈酿制醋流程 专业加工定制雕塑
至汉代醋已开始普遍生产。东汉时期的著作《四民月令》中记载有醋的酿造时间:“四月四日可做酢,五月五日也可作酢”。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将醯解释为酸,也称酢。
南北朝时酿醋工艺更趋完美,使食醋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,当时醋被视为贵重的奢侈品,官员、名士之间宴请,把有无醋作调料视为筵席档次高低的一种标准。北魏农学要著《齐民要术》对醋的酿制方法进行了详细记载,有专门的“作酢法”一篇。
到了唐代,醋开始普遍使用,出现了以醋作为主要调味的名菜,如葱醋鸡、醋芹等。宋陈鼓年《广韵》说:“酢浆也,醋也”,“醋”字被广泛使用,成为人们饮食生活中必备之物。南宋开始,都城临安府(今浙江杭州市)以醋为主要调味的菜肴大为增多,今杭州名菜“西湖醋鱼”,相传也是宋代名菜。宋吴自牧《梦梁录》中记载:“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,柴米油盐酱醋茶”,醋已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。
酿醋工艺流程雕塑 制醋装饰摆件
因为采用的原料不同,再加之酿造工艺的进步,至元明清诸代,醋的品种日益增多,风味各异。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有载,醋有“米醋、麦醋、曲醋、柿子醋、糠醋、糟醋、饧醋、桃醋、葡萄醋、大枣醋、糯米醋、粟米醋等数十种,只有陈酿2~3年的米醋方可入药,其它仅能食用,不可入药。米醋具有消痈肿、软坚散结、下气消食、杀鱼肉菜邪毒。降血压、降血脂、祛色斑、消除疲劳之功效”。
制醋工艺流程 大美艺匠出品 玻璃钢 铸铜雕塑
纯正酿造浓缩山西老陈醋,必经八年以上夏伏晒、冬捞冰。天然陈酿老陈醋产于清徐县,为中国四大名醋之首。老陈醋色泽黑紫,“绵、酸、甜、醇厚”回味悠长。
山西人善酿醋爱吃醋,素有“老醯儿”之称。古时管醋叫醯,把酿醋的人叫“醯人”,把酿醋的醴叫“老醯”。在汉朝史游所撰的《急就篇》中就有“芜荑盐豉醯酢酱”的说法,其中“醯”和“酢”指的都是醋。因此,吃醋不叫吃醋,而叫“吃醯”。由于山西人对酿醋技术的特殊贡献,再加上山西人嗜醋如命,又巧合了“醯”和山西的“西”字同音,所以外省人就尊称山西人为“山西老醯”了。山西人和醋有着深厚的感情,山西做醋的历史大约有4000年之久,所以在山西又有这么一说:男人不吃醋感情不丰富,女人不吃醋家庭不和睦,小孩不吃醋学习不进步,老人不吃醋越活越糊涂。
清徐是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,也是中华食醋的发祥地,其酿醋历史距今已有四千多年了。汉唐时期,并州晋阳一带的制醯作坊日益兴盛,从民间到官府,制醯食醯成了人们生活的一大嗜好。明清时代,山西酿醋技艺日臻精湛,并随晋人迁徙和晋商的足迹,将山西的制醯技术和食醋习俗带到了长城内外、大江南北,是谓山西名扬四海的重要媒体。
微缩景观场景摆件 玻璃钢材质
悠悠岁月,沧桑巨变,山西老陈醋历经风雨数千年,其味更浓,其名更盛。如今,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晋醋行业的佼佼者,集团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系列醋生产基地,拥有了中国醋业第一品牌“水塔”商标,成为“中国醋都”。相传,明朝永乐十九年,有江苏武进县官吏杨玉携带家眷,随晋王三千岁来太原府上任,不久便受命到羊方口(即杨房村)一带催收公粮,杨玉来到羊方口,见这里汾潇二河并流而不合,羊方口夹在其中,有“二龙戏珠”之趣,故而认定:“此乃宝地也”。随后他便举家迁往羊方口定居,并让其子杨恕办起了醋坊,以供晋王府食用。由于杨恕经营有方,又有官府保护,不到几年就把醋坊办得生意兴隆,财源滚滚,从此,杨房村便有“酿醋宝地”之称。
古代制醋工艺流程雕塑
到了清代,杨房村先后出现了数十家远近闻名的酿醋作坊,龙王庙水井也因“白蛇饮水”的传说而出名。相传清顺治年间,一天早上,鸡初叫,“顺泰号”醋坊的小伙计到龙王庙井边挑水,见一条白蛇,长数丈,粗若水桶,尾卷鼓楼柱,头伸井漕中,正忙于饮水。小伙计受惊逃走,告之掌柜,掌柜听完大喜道:“白蛇就是龙神,同我等共饮一井水,发迹不远矣。”于是,掌柜便亲手蒸就了五支“莲花大供”,到龙王庙拜祀一番,后来,“顺泰号”果然发迹了。此后愈传愈神,龙王庙井水也就此出名,醋坊也跟着兴盛起来。民国三年,龙王庙井水枯干,醋井再度向北挪位,地点就选在“武家维”(即水塔老陈醋公司所在地)。水井出水后,水质极佳,酿醋极好。因此,大小醋坊相继开办,清徐醋业由此开始蓬勃发展起来。
发表评论
请登录